智慧助老 为老服务——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

编者按:

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关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老年群体智慧生活需求,以“强党建 助业务 办实事 利民生”为目标,发挥“智慧教育”优势,推动“党支部、党员、基层社区、群众”四级联动开展“智慧助老”教育服务,让党支部、党员服务地方群众更有精度、更有效度、更有温度,是高校探索近邻党建形式提升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的有益实践。


一、品牌创建背景

为推进解决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国办发﹝2020﹞45号),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开展“智慧助老”行动的通知》(全国老龄办发﹝2020﹞3号)。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加强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帮助老年人群体解决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以现有党建工作为基础,我支部提出并扎实开展“智慧助老,惠及全民”党建工作品牌创建,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持续提升支部党建工作水平的需要。长期以来,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校党委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支部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2019-2021年,支部被评为“三星党支部”和“四星党支部”,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获评优秀成果,杨惠同志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22年12月,党支部获“2020-2022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经验丰富。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作了总体部署,推进“智慧助老,惠及全民”党建工作品牌既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又是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终身教育部门党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对于激发党建工作的内在活力和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二是提升老年教育服务水平的需要。随着我省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升,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近年来我省老年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随着疫情背景下居民数字化要求的提高,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越发凸显,为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要求和老年群体的需要,提升我省老年教育服务水平,尤其是真正做到有效、迅速提升我省老年群体信息化水平,是终身教育服务中心迫切应对的问题。对此,以党建促工作,以品牌促党建,是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的有效尝试和实践途径。

二、品牌创建内涵

“智慧助老,惠及全民”项目关键在于如何“帮助”老年人和辐射全省老年群体,支部根据访谈调研、工作经验和疫情背景确立了以线上智能技术课程为核心的项目内涵,通过简单易懂的数字化和智能技术类课程,让老年人更容易获得知识和社会联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更广泛的老年群体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示范和资源。

充分发挥终身教育服务中心老在老年智能技术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将老年智能技术运用相关内容纳入各级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社区学习机构的学习课程,并通过给予适当激励、授予证书等方式调动老年人学习运用智能技术的积极性。通过科普讲座系列课程引导老年人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将其作为丰富晚年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消除对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的恐惧和排斥心理;通过网络防骗的有关政策、法规和知识等课程,帮助老年人掌握防骗的知识和技能,切实增强风险意识,提升运用智能技术的信心。

三、品牌创建做法

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校党委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支部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构建了“五联五促”的党建与业务工作模式,实现二者同频共振。

(一)联手党员,促进终身教育提质增效

2022年6月-2023年10月,支部不断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支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党支部学习计划,每月定期开展支委会、支部大会、主题党日等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第八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杂志刊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在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时的讲话,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报告、《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和中央纪委工作报告,着力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学校“党员干部职业能力大赛”,为支部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另一方面,组织党员干部赴基层社区、周边社区,与老年学员、社区居民、社区书记、社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深入交流,切实了解群众的需求,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活动为附近社区老党员颁发“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同时积极鼓励党员利用自身专业特长,担任课程设计、教学辅导等工作,提高了终身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党员们不仅是学员的导师,还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不断提高党员自身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用实干担当诠释党员初心使命。

支部以多种形式联手党员,促进终身教育提质增效

(二)联动基层,促进全省“智慧助老”活动齐头并进

一是持续推进百场“智慧助老”进社区专项培训活动。支部强化省校示范带头作用,持续开展百场“智慧助老”进社区培训专项活动。积极引导党员向前看齐,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点对点帮扶、手把手助老、一对一服务等形式,扎实开展“智慧助老”进社区活动,组织支部党员“送教上门”,为社区老年人开展智慧助老培训,将智慧助老工作落到点上,践行“为民办实事”,增强党员的服务奉献意识,担当意识。在培训内容安排上,重点围绕就医服务、社保服务、金融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日常生活高频事项和应用场景;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考虑老年人在教育背景、生活习惯、健康状况、学习意愿等方面的差异性,采取教师要领讲解、操作示范、个别辅导,学员尝试操作、动手体验、交流互助,倡导学习场景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提供周全、贴心、直接的教育培训服务。

联动基层,全省“智慧助老”进社区活动齐头并进

为推动全省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体系共同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印发了《福建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导推动全体系组织实施培训工作。全省70家分校积极响应,2021-2022年全省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体系线上线下共培训服务老年人10多万人次,2023年按照计划继续稳步推进。

通过开展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坚持党员一人负责一地市的党员责任区制度,各位党员坚持巩固提升,以学促干,使党员走在老年教育工作的前线,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各基层社区的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推动老年教育的公平普惠,提高老年人接受老年教育的便利性,降低老年教育的门槛,提升老年教育质量,让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状况的老年人均有接受老年教育的机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是积极组织全省开展“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推介项目。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推介工作的通知》《福建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推介工作的通知》精神,支部先后组织和发动校内相关部门,教师以及全省社区教育机构,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积极参与“智慧助老”的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分三批组织推介省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和课程资源。

(三)联络群众,促进居民社区学习广泛参与

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通过定期走访社区居民和召开老年学员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需求,根据反馈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确保社区学习活动贴近居民需求。

一是持续推进“‘非遗双百’进社区”终身教育专题活动。借着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展开的契机,支部面向全省持续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非遗双百’进社区”终身教育专题活动。支部党员坚持以工作为阵地,以岗位为舞台,以建设并展示课程资源、开发并培训团队骨干、培厚社区文化积淀等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好“非遗双百”进社区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利用线上线下、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举办非遗知识竞赛、展示、展演、讲座等活动,面向广大社区居民、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普及非遗文化和文物保护知识,了解民情真心,尊重民意真情,服务群众真做,让社区居民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感知非遗,增强感召力和号召力。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非遗文化带入社区带到社区居民身边,让社区居民能在家门口体验八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创新社区居民非遗文化学习路径,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浓厚全民终身学习氛围。

二是承办2022年和2023年的“福建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2022年11月和2023年9月,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支部继续承办“福建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支部组织党员全员出动,自觉践行党员先锋岗,严格把关把控,又热情服务,精心组织好各类活动,展成就、扩影响、造声势、促发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广泛宣传“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等终身学习典型和终身学习优秀成果,推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三是升级优化“左海学堂”和“职工课堂”。支部结合部门工作特色,认真提炼总结本部门业务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并对过去工作进行评价反馈,重新梳理和设计重新审视现有课程内容,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符合学员的实际需求。这种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方式,既推动了政治建设与业务建设的深度融合,又满足更多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不断丰富校内教职工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宣传全民终身学习理念,进一步夯实终身教育品牌形象,发挥中心在终身教育方面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四是利用“i-生态菜园”推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支部以“i-生态菜园”为活动抓手,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教育引导党员在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支持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带头遵守社区文明公约,带头构建和谐邻里关系。绿蔬课程送教入社区和免费公益派发菜苗系列活动,帮助每个参与活动的居民在自家阳台开辟“一米”空间种植瓜果蔬菜,让社区居民在生活中轻松快乐地学习。阳台种植既可放松社区居民心情,让他们享受回归田园生活的片刻欢乐时光,同时也可美化居家环境,让他们感受收获果蔬的喜悦。小小的阳台绿蔬种植,不仅传递了绿色种植健康理念,还能够增加居民的幸福感,丰富社区生活,促进邻里关系,共同构建和谐社区。

“i-生态菜园”课程活动线上线下助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四)联通“云课”,促进资源课堂泛在可及

支部紧扣党的理论和本地终身学习需求实际,面向老年学员及全省广大老年朋友,依托“福建终身教育”小程序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云课堂”,以线上优质系列课程和精品直播课为主要形式,精选学习内容、盘活学习形式,积极搭建我省终身教育学习新阵地,面向全省开放推送丰富多彩网络教学资源。各平台现有各类教学资源2.7万多讲,成为疫情期间,确保老年学员健康安全,保障老年学员学习需求的坚强保障。坚持统筹规划,支部在2022年6月对线上老年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进行了充分调研,7月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统筹调整学习内容,精心设置每期“云课堂”主题内容,2023年3月结合线上老年学习者个性化需求和本地终身教育发展需要,推出“菜单式”课程。课程时间和地点灵活安排,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表参与学习,无须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课程内容针对本地社区和老年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确保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以满足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的学习意愿,营造“共学、共乐、共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该模式在2023年10月的座谈会上得到了较高评价。

强化互动提升,学习效果优质化。支部结合实际工作安排,每周在“福建终身教育”公众号平台推送“云课堂”课程1-2期,并引导鼓励老年学习者在留言区分享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激励受众对课程安排设置、学习内容、展播形式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极大地增强了线上学习的互动性和参与感,切实做到了“云课堂”建而有用、建而适用、建而实用,全面提升老年学习者学习教育实效。

线下课程联通“云课”,促进资源课堂泛在可及

(五)联手共建,促进近邻党建优势互补

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支部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落到实处,助力社区补短板。通过与其他支部联合举办活动的形式重心下沉,例如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强党性、廉洁奉公树新风”主题党日活动、联合左海社区开展“致敬社区老党员”主题教育活动、联合福建省商务厅开展“追求清廉廉政、倡导家风家训”主题党日活动、联合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庆建党百年华诞、普终身学习新篇章”终身教育主题公益活动、联合兰龄学苑共同开展“作品风采我来秀”作品征集活动、联合各级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体系机构举办书法绘画摄影展活动等。通过活动把健康知识、智能手机应用等内容送到老百姓家门口,用党建工作内容融入老年教育工作中,既增强了老年学习服务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实现老年教育的公平普惠,又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联合其他支部举办线上线下活动,促进近邻党建优势互补

四、成效

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有项目,有载体,有抓手,每次活动支部都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全体党员自始至终配合参与全程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了党员意识,在活动中提高了理论水平,极大增强了组织凝聚力。通过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把支部党建的内容方式、目标任务,融合于具体的载体之中,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使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促使支部党员同志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能够担当,敢于担当,同时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紧扣业务和党建中心工作,与“为民办实事”“三提三效”等工作密切结合,服务学校中心工作的大局,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有力推进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一)支部基层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提升

通过品牌创建活动,党支部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并取得良好成绩,获得了认可。2022年9月,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在“全省办学体系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工作中荣获“先进集体”荣誉,刘海波同志参与的团队在“喜迎二十大启航新征程”福建开放大学党务干部职业能力大赛决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2022年12月党支部获“2020-2022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奖。支部组织力和凝聚力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时,也在青年教职工中形成了较强的向心力,支部按期转正党员1名,新发展党员1名,为党建工作增添了新活力。

(二)全省“智慧助老”活动齐头并进

根据《福建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广泛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福建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全国“敬老月”活动的通知》,2022年6月-2023年11月,支部指导推动全体系组织实施工作,全省70家分校积极响应,百场“智慧助老”进社区专项培训活动已开展95场,线下参与学习人次近3500人。2022年12月,党支部“终身教育云课堂,智慧助力银龄学习”项目获“2020-2022学年福建省高校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优秀成果”三等奖。2022年和2023年“敬老月”活动在全省范围内火热推进,如:支部携手金斗社区党委开展“重阳情浓暖人心 智慧助老进社区”活动,以集中式线下的服务带动线上的课程学习;宁德市社区大学邀请宁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大队长倪守露开展“远离诈骗 智慧助老”专题讲座;屏南县古峰镇社区学校举办“老年人预防电信诈骗”知识讲座;漳州市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策划并打造国家级“智慧助老”教育培训项目——“智慧生活你我他”;宁德市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联合湖滨社区开展“智慧助老•情暖银发”专题讲座。支部积极参与“智慧助老”的培训和课程资源建设等工作,共分三批组织推介省级“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53个、教育培训项目42个,课程资源98个。三批共获教育部推介53个,居全国第5名。

(三)居民社区学习广泛参与

2022年6月-2023年10月,中心开设的“左海学堂”升级优化推出“人类幼崽成长日记”“家庭教育”“儿童哲学”“古典舞”系列课程4门,并结合“福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小程序进行课程直播,观看直播人数达2418人次;“i-生态菜园”每周发布“绿蔬种植课”微课小视频,讲解绿蔬种植技巧,现已累计发布微课45个。其他地市社区教育机构也积极响应,推动社区教育辐射周边,如漳州市社区大学继续开设“丹霞讲坛”,邀请行业专家为老年朋友带来相关讲座;与漳州市图书馆共建、共享数字图书平台,为社区老年居民建立了环境舒适的数字社区书屋;举行“2022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系列活动——闽南方言文化研讨会。2022年11月30日和2023年9月29日,支部承办“福建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联络群众,促进居民学习的参与性,开幕式采取云端在线直播方式,每次开幕式全省社区大学、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学习中心)及部分高校等设立分会场300多家分会场集中观看,两次开幕式累计50万多人次通过智能端在线观看直播。

(四)资源课堂泛在可及

2022年6月-2023年10月福建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开设《摄影技术与艺术》《手机视频拍摄与剪辑》《智能手机应用》等系列课程6门20讲,漳州市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开发《银铃助老在行动 智慧生活你我他》系列课程9讲,在福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进行线上直播并提供课程回放,目前累计直播观看达38623人次。福建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老年教育版块持续更新展播优质课程,所展播的课程涵盖范围广、内容精、水平专,力争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线上微课网络阵地,让广大老年学员愿意学、学得会、用得上,促进资源课堂泛在可及。目前,福建终身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总用户量已超过72万人、总访问量超过4612万次。

(五)近邻党建优势互补

支部发挥云平台优势,通过与其他支部联合举办活动的形式重心下沉,例如联合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庆建党百年华诞 普终身学习新篇章”终身教育主题公益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老年人健康讲座、云智慧体验和实操美食;联合兰龄学苑共同开展“作品风采我来秀”作品征集活动,征得书法、摄影等作品14项。党建过程牢牢把握“共驻共建,互联互动”主线,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近邻党建工作新格局。各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以服务促党建引领近邻党建“零距离”优势互补。

“智慧助老,惠及全民”项目核心目标是如何有效地帮助老年人,并辐射全省老年群体。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党支部主要通过构建“五联五促”的党建与业务工作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智能技术课程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向全省老年群体提供知识和社会联系,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为更广泛的老年教育机构提供示范和资源。

上一条:崇德尚技“三心”育人——职业学院党总支

关闭

福建开放大学 版权所有